马鞍山市雨山区:以制造业倍增“攻坚年”为抓手奋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图为于十一月一日投产的宝武特冶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项目(马鞍山基地)一期控制中心。
今年以来,雨山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制造业倍增“攻坚年”为抓手,奋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1至9月,全区完成GDP218.8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民间投资增长6.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2.5%。
主导产业提质增效。雨山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积极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新技术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发展数字领航,以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动企业升级改造上台阶。加快打造“1+3+N”产业集群升级版,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发展壮大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和基础材料(功能性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中钢天源关键电子材料、飞马智科新兴软件及服务等重大专项顺利推进。截至目前,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超150亿元,雨山区获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全省第三,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全省头部。
统筹发展现代服务业。雨山区围绕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依托雨山经开区、瑞泰马钢、飞马智科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区域和企业,打造一批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示范项目。深入推进服务业“锻长补短”高质量发展,依托万达金街、采石古镇等载体,打造餐饮娱乐、购物休闲、文化健身等多元主题新型商业综合体,结合特色田园精品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培育特色商业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旅游度假区,发展壮大假日经济、夜间经济。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雨山区优化政策支撑,修订完善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着力破除兑现瓶颈。实施“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行动,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原则,全力开展全区研发经费投入提升行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7%以上。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0家企业通过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核,待科技部正式认定,到年底雨山区高新技术企业可突破百家,有望达111家。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后备库,构建完善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建设“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队培育,已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87家。目前,全区在孵企业总数100余家。新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38.9亿元,新登记科技成果199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全力推动中钢天源、纳百川等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获得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
项目谋划高效精准。雨山区围绕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聚焦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建设。今年以来,谋划区重点项目214个,总投资1455亿元。137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2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6亿元。截至目前,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2亿元,投资完成率、新建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均超序时进度。海光电子、杰特汽车等39个项目开工建设,南京泉峰汽车、音飞智能等60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中钢金属制品、启成汽车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
项目调度高位推进。雨山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顶格推动重大项目综合调度,发挥《雨山区重点项目调度机制》《雨山区重点项目会商协调推进机制》的作用,强化重点项目全周期、全链条管理服务,加速落实项目落地达效。高质高效推进“七未”项目攻坚突破,成功破解问题项目53个,破解率93%,居全市第二位。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雨山区深化产业链招商、行业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等,完善在谈项目管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精准把控项目对接节奏、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开花。截至目前,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个,总投资达93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4个。
营商环境不断提升。雨山区认线版,深入推行为企服务“十”字工作法,着力解决企业问题,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落实“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告知承诺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等商事改革举措,推广“皖事通办”平台应用,“一网通办”水平持续提升,区本级事项全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全程网办率达100%。25名区领导深入213家企业开展“优环境、稳经济”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97件。常态化收集办结企业诉求614件。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雨山经开区新增工业用地实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5宗253亩。坚持“亩均论英雄”,强化评价结果运用,通过提质增效、司法拍卖、兼并重组、招商出让等多项举措,引导低效企业转型退出,目前已有16家优质规下企业转规上,获评A类、B类企业200家,占比74.6%。高标准高效率纵深推进低效用地处置,盘活土地要素资源,为重点项目发展腾出空间。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赵超越)
安徽建筑大学学子再夺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
读者数、交易额均创新高,2023中国黄…
连续三季度“跑赢”,“铜都”之郊动能何…
安徽省第四届乡村振兴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
“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防火于未“燃”!安徽开展森林防火“大比…
“安徽造”乳腺癌抗体药物获国家药监局审…
农行安徽省分行:打造金融服务新模式 书…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