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听!这家开发园区正在拔节生长……

admin6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40

  图为天能新能源产业园。记者 张琦 摄

  行走和县经开区,塔吊高耸,长臂挥舞,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随处可见;车辆穿梭,工人忙碌,节节攀升的建设速度催人奋进。

  作为和县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今年1-6月,和县经开区实现亿元以上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额超200亿元。

  “公司创造了当季签约、当季开工、当季竣工、当季投产、当季销售、当季创汇的和县项目建设新速度。”安徽晶飞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殷波说,项目于2021年3月正式投产,当年产值达3.6亿元。今年1-6月,公司实现产值4亿元,年底预计超10亿元。

  在和县经开区探访,听到的是园区拔节生长的声音。这里,正在聚众流成江海,正在拢细壤筑高山,装备制造产业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浦和一体化产业示范园、绿色建材产业园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星罗于此,成为推动和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主动服务”是项目建设关键所在。

  据介绍,2021年,和县经开区全年累计签约工业项目73个,总投资约308亿元,其中天能新能源产业园等50亿元以上大项目尤为抢眼。

  “招来一个好项目不容易,项目落地开花更为重要。”7月7日,和县经开区招商局局长汤庆华坦言。

  按下项目服务“主动键”,才能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目前,总投资50亿元的天能年产2000万千伏安时高性能蓄电池项目一期一标段主体已完工,设备安装进度达40%,二标段5号厂房正在进行屋面和墙面安装。

  如此项目建设“加速度”,与和县上下积极开展主动服务密不可分。据介绍,8个配电房设备安装施工是天能电池项目重要附属工程,对天能项目一期1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年产1200万千伏安时高性能蓄电池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及顺利推进尤为重要。

  为此,和县经开区联合和县供电公司、天能电池集团成立项目建设专班,全力以赴推进供电配套工程建设。4月10日,8个配电房设备安装工程正式开工建设。5月30日,天能电池项目1至8号配电房、12台3150千伏安变压器全部成功送电,为天能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提供强劲“电动力”。

  近年来,和县经开区把重大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以“弯道超车”的闯劲,以“时不待我”的精神掀起重大项目建设热潮,全面点燃了和县高质量发展的熊熊火炬,成为和县推动制造业三年倍增的生动注解。

  产业集群成链,成为入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保障。

  经过多年努力,2022年1月,和县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正式获批为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如果把和县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比作一个“大群”,电子化学品产业链、聚烯烃产业链、有机硅产业链、聚氨酯产业链等则是4个“小群”。安徽美华高科制药有限公司就是刚被拉入其中一个“小群”的“群成员”。

  “这是我们的核苷项目,产品将用于下游药企的疫苗中间体原料用途。”7月7日,在和县经开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安徽美华高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该公司工程总监杨勇介绍,企业之所以选择落户和县,就是看中了园区毗邻南京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措施。

  和现场生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半年多以前,这里还是原安徽华昌高科制药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原安徽华昌高科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运营陷入困境。

  如何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让企业起死回生?“经过和县经开区的多方协调和努力,2021年底,原安徽华昌高科制药有限公司被依法裁定实施破产重组,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收购其100%股权。”和县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主任何晓刚表示,经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企业焕发了新生,现更名为安徽美华高科制药有限公司,并于今年4月实现试生产。

  “和县经开区给予我们大力支持,让我们发展信心倍增。”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工业微生物事业部工程项目经理石夷平表示,“安徽美华将依托原安徽华昌的硬件条件,打造集医药研发、质量研究、工业生产于一体的医药化工基地。目前,年产2000公斤的核苷项目已在安徽美华投入试生产,同时在布局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包括安徽美华在内,集群(基地)目前已集聚企业36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9家,累计实现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35.2%。”何晓刚介绍,“十四五”期间,和县新材料产业工业产值预计突破300亿元。

  由小到大,由弱向强,由一隅而全局,和县经开区已由原先的一个园区,构建了“一总部四战区”协同发展架构。

  目前,和县经开区已成长为拥有以泵阀、智能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智能装备产业园,以精细化工新材料为核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为主导产业的浦口-和县产业合作示范区,以绿色建材产业为主导的绿色建材产业园区,整个经开区企业数量及经济指标不断增量提速。

  “立足各片区主导产业招商,形成错位发展。”和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永俊介绍,园区采取“招大引强、扶小培优、低效盘活、高效服务”的工作方针,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随着园区扩容,政策向好,入园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现注册企业总计980家,规上工业企业103家。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7.7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9.4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0.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5.99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1.87亿美元。

  亮眼的经济数据,成为和县经开区敢于“倍增”的底气。“和县制造业倍增的主战场在和县经开区,两年翻番新增产值350亿元的目标中,我们要完成300亿元。”李永俊介绍。

  据了解,和县提出“两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十四五”制造业倍增目标,而和县经开区为实现倍增,则提出更高目标,即进入全省县域经济30强、开发园区30强,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2021年,73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园区、42个项目开工建设、25个项目建成投产。2022年1-6月,和县经开区实现亿元以上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额超200亿元。这给和县经开区实现“倍增目标”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也注入强大的内在动能。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部要事、把项目作为头部抓手、把园区作为头部支撑。”李永俊表示,结合和县经开区实际,争做“三高地、两先锋”,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园区做大做优做强,推动和县经开区乃至和县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坚定前行。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杨正文 谢福星 通讯员 胡明宝

  十七冶:长江东岸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项目正式启动

  中冶检测安徽公司接受马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项检查

  中华成语故事——“国剧小明星”在安徽甄选招募

  不忘初心跟党走 矢志不渝展宏图

  和县乌江镇:多措并举降温“升学宴、谢师宴”

  马鞍山市临床检验中心隶属关系调整至市人民医院管理

  马鞍山法院:紧盯六类重点案件 奋战夏季执行攻坚

  听!这家开发园区正在拔节生长……

  和县濮集留守儿童走进马鞍山好人馆感受真善美

  县域“小不点”企业长成国家级“小巨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出行头条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237亿

出行头条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237亿

  前期投资500亿元,年产能100万辆,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   4月29日,由蔚来汽车和合肥市政府共同打造的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合肥新桥产业园)开工,该园区定位为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现场介绍,园区前期投资500亿元,规划整车年产能为100万辆,电池年产能100GWh,预计总年产值达5000亿元人民...

出行头条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237亿

出行头条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237亿

  前期投资500亿元,年产能100万辆,蔚来与合肥市共建的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   4月29日,由蔚来汽车和合肥市政府共同打造的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合肥新桥产业园)开工,该园区定位为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现场介绍,园区前期投资500亿元,规划整车年产能为100万辆,电池年产能100GWh,预计总年产值达5000亿元人民...

十七冶周口塑料制品产业园项目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

十七冶周口塑料制品产业园项目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

  3月29日,十七冶建安分公司周口塑料制品产业园项目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为确保此次组织生活会收到实效,会前,党支部书记和项目全体人员开展谈心谈话,收集相关工作意见和建议。   会上,支部认真落实“头部议题”制度,集中学习了《求是》杂志刊登的《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十年一剑出荒野变新城

十年一剑出荒野变新城

  十年一剑出,荒野变新城。从十年前一片荒芜的“穷乡僻壤”,到大宿城的城市副中心,宜居宜业、产城双兴的东部新城,在南北合作共建、加快皖北崛起的历程中,宿马现代产业园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传奇,收获了一个个让人刮目相看的佳绩:   2018年至2020年,园区连续3年在宿州市市管园区年度考评中取得“优秀”等次;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在全省南北合...

发挥区位产业优势 奋力打造“千亿园区”

发挥区位产业优势 奋力打造“千亿园区”

  2月7日下午,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钱沙泉一行深入马鞍山慈湖高新区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钱沙泉指出,过去的一年,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疫情防控有序有力、抗洪抢险安全度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宁马融合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目标。   就实现园区进一步发展,钱沙泉强调,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紧盯一体化高...

台企集聚安徽马鞍山 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

台企集聚安徽马鞍山 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台企集聚安徽马鞍山 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   中新社马鞍山11月23日电 题:台企集聚安徽马鞍山 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   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测……近年来,以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台资高新技术企业在安徽省马...

吉林新观察九台投资兴业的热土——从三张“成绩单”看幸福城区新发展新机遇

吉林新观察九台投资兴业的热土——从三张“成绩单”看幸福城区新发展新机遇

  重要枢纽、机场之邻、产粮重地……一连串的耀眼头衔,一度让长春九台远近闻名。然而伴随撤市变区,九台区成为长春市蕞年轻的新城区。面对发展建设重任,九台怎么办?怎么干?如何发展?九台决策者立足区域优势,破题答卷,蹚出发展新路,交出项目建设、改革创新、文旅融合三张“成绩单”。   “九台是连接长春市和吉林市两大城市的重要枢纽,东北亚航空枢纽门户——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也坐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