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十年一剑出荒野变新城

admin8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59

  十年一剑出,荒野变新城。从十年前一片荒芜的“穷乡僻壤”,到大宿城的城市副中心,宜居宜业、产城双兴的东部新城,在南北合作共建、加快皖北崛起的历程中,宿马现代产业园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收获了一个个让人刮目相看的佳绩:

  2018年至2020年,园区连续3年在宿州市市管园区年度考评中取得“优秀”等次;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在全省南北合作共建园区综合考核中位列头部名;2020年,园区成功进入全省开发区前30名(排名第23名)。10年来,园区先后获得“中国蕞具成长力产业园区”“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园区”“全国绿色工业园区”“宿州市各市管园区实际利用省外直接投资考核头部名”等荣誉……

  百花成蜜,化茧成蝶。荣誉的背后,是一茬茬宿马人的血汗付出和接续奋斗,隐藏着宿马现代产业园强势崛起的不二法门。让我们走进园区,解读园区强势崛起的“独门密码”……

  时光回溯到201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南北对接、加快皖北崛起战略。同年5月14日,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简称宿马现代产业园区)挂牌,自此拉开了马鞍山、宿州两市南北合作共建的大幕。2012年1月,园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马鞍山、宿州两市合作共建,成为全省“3+7”南北合作共建园区(市域合作共建园区)之一。一晃10年过去,当初的“穷乡僻壤”如今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聊起园区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参与园区创建的头部批工作人员季亚东总会想起2011年6月的那个夏天。

  “我当时负责行政工作,采购的头部批物资是胶鞋。那时候的道路特别差,全是‘水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没有胶鞋都出不去。”季亚东说,“进市区当时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从蒿沟绕道过去,要两个半小时;一是上高速,从宿州东上在宿州北下。一来一回,要花大半天时间。为了节省时间和资金,我们吃住在园区,每周日休一天。”

  作为安徽省北大门,宿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背依中原、襟连沿海,自古有着“舟车汇聚、九州通衢”之美誉,地理位置优越。然而,占据京沪高铁黄金分割点位置(高铁宿州东站)的宿马现代产业园区,距市中心直线多公里,却因道路不通偏居一隅。尽管当时园区的牌子挂起来了,客商也邀请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一来到现场,都被满眼荒凉的景象吓得打了退堂鼓。

  “园区的现状和‘现代产业园区’名称大不相符,蕞基础的路都不通,进不来出不去,更不要说‘三通一平’,别人怎么可能来这里投资兴业?我们必须先把基础设施搞起来,建设一个进出园区的快捷通道!”园区时任领导们果断作出决定。

  立下恒心、深入调研、设计规划、寻求支持,宿州大道、汴河大桥、G343迅速建成通车,对外的渠道打通了!马鞍山大道、江东路、塘河路、项王路、虞姬路相继建成,对内的道路顺畅了!时至今日,园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园区外交通四通八达。高铁、高速、铁路、水运、航空六维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园区已实现1个小时可达合肥、南京、徐州,2个小时可达上海、杭州、济南、郑州,3个小时可达北京,南上北下畅通无阻、高效便捷。交通的便捷、区位的叠加优势已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给这座新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园之初,路不通,水电气等基础保障也不到位。

  “这里位置偏僻,电压极不稳定,稍一超过负荷,全村立马停电。所以,当时村中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发电机’,一停电,就能听到四周轰隆隆四轮车发电的声音。”同为园区初创者的杨瑞艳回忆,“电力设施跟不上,居住环境也不好。一到夏天,村里猪圈、厕所的臭味到处弥漫,蚊蝇多得要命,手里不拿一把扇子都不敢上厕所。”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和产业配套,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双兴”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城市建设。建成并使用中原航校、宿城一中宿马学校、雪枫小学绿地校区、雪枫小学宿马校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重要教育配套,中原航校顺利晋升为安徽省高职院校。规模为500张床位的三级综合医院(一期)主体完工,预计2022年10月份投入使用。路网、燃气管网、绿化提升等基础配套持续延伸完善。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污水处理规模由1.5万吨/日提高到3万吨/日。集中供热实现“零突破”。建成安置房11880套、156.9万平方米,公租房4121套、27.1万平方米;已安置群众4981户,15914名拆迁群众住上楼房。居民参加城乡养老保险人数由2.5万人增加到3.3万人。公共文化设施更趋多样化,建成公园、街头游园22个,公共足球场、篮球场8个,商业银行、酒店、文化街区、快递物流等设施一应俱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有声有色。绿地集团、融翔地产等5家社会投资企业,投资115亿元开发商业住房18000套左右,园区人气集聚效应逐步放大。

  高楼成群、道路成网、厂房成排、塔吊成林、绿茵成海、客商云集……短短10年,宿马园区实现了从一片阡陌农地到一座占地1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活力新城的蝶变。

  跟皖北其他农村一样,园区成立前,这里的农民大都靠天吃饭或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是出了名的“穷窝窝”。“出去吧,一走一年,家里老人、孩子顾不上;不出去吧,一年忙到头,地里庄稼也卖不上几个钱。没办法!”蒿沟镇42岁的王大哥说。

  招商引资!从成立伊始,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就将招商引资作为园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创新完善招商机制,建立健全服务措施,招大引强、招准引精、招缺引好。近年来,园区先后在深圳、上海、无锡等长三角和珠三角重点区域举行招商推介活动50余次,全员累计外出招商900余批次,接待客商2300余批次。

  坚持“项目为王、项目至上”理念,盯着项目干、围着项目转。园区创新实施全员包保服务机制,制定《宿马现代产业园区项目网格包保服务实施意见》,建立“一个项目、一名县处级领导、一支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保机制,帮招人、帮营销、帮管理、帮融资、帮安全、帮生活、帮降本、帮减负,“保姆式”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制定《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四送一服”10条实施意见》《宿马现代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意见》等制度,深入开展项目服务“百日攻坚”等系列活动,狠抓金融服务、用工服务、土地要素等保障服务,全心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在产业发展上,园区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形成了绿色食品、智能装备制造、绿色造纸三大主导产业,落地了绿地科技产业园、泰盛纸业、宝武集团马钢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工业项目,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加快,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出坚实步伐。其中,绿色食品产业方面,先后落地中欧蓝莓产业园、正新二期、上海华酿啤酒、善和生物研发等一批知名企业,涵盖肉食加工、饮料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类别,吸引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包装、食品机械、生物科技等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20余家,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左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先后落地以马钢智信、上海笃舜智能装备、上海衡丞为代表的3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涵盖环保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加工等产业,预计实现年产值55亿元左右;绿色造纸产业成功招引国内包装纸行业头部企业山鹰国际和泰盛纸业,其中泰盛纸业目前24万吨生活用纸生产线万平方米后加工产业园投入使用,吸引德章、竹态、艾佳3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带动800余人就业,2021年实现产值约10亿元;山鹰国际年产360万吨包装纸项目,预计一期工程于2024年投产,可以实现产值200亿元,二期于2025年投产,可以新增产值100亿元,年纳税额约18.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5000个。此外,智能终端产业园已吸引深圳竹梦光学、华兴达、瑞霖、雨雪等一批企业落地,签约手机显示模组、智能安防、触摸屏等项目60个左右,总投资100亿元以上。2020年,智能终端小镇成功纳入安徽省特色小镇试验名单。

  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像一块磁石,成为吸引各方投资的热土,一批批开发企业相继入驻、开拓耕耘。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44个,协议引资1203.3267亿元,其中“四上企业”55家。山鹰国际、宝武马钢、泰盛纸业等一批龙头项目先后落户园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上海绿地科技产业园、上海泰盛纸业基地、宝武马钢循环经济产业园、浙江辰桦产业园、安徽“一带一路”中欧蓝莓产业园“六大园中园”,搭起了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带动产业集聚化发展。

  截至2021年底,园区财政收入63亿元、经营收入约629亿元、工业总产值约452亿元,经济总量持续做大。“就业不用去远方,宿马就是好地方。”已在园区智能终端小镇就业的王大哥高兴地说。

  从仅有几家乡镇小作坊企业,到落户4800多家市场主体、100多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从一片空白的零基础,到财政收入实现16倍增长、经营收入实现39倍增长;从政策驱动要素集聚,向平台驱动500多亿市场投资;从个体项目“单打独斗”,到主导产业“多链协同”集群,园区产业集聚主战场优势不断释放,促进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动力更加强劲。

  1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南北合作共建政策高位引领下,在宿州、马鞍山两市携手共建中,宿马园区聚力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气集聚,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效,在谋划率先发展、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性实践,在打造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样板上迈出坚实步伐。记者 陈成光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1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选聘递补体检人员公示

2021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选聘递补体检人员公示

  2021年度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法定机构)公开选聘专业人才递补体检人员公示   因0111岗位,0103岗位拟录用人员放弃,根据《2021年度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法定机构)公开选聘专业人才公告》的相关要求,现将递补0111岗位、0103岗位相关事项公示如下:   原文标题:2021年度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管...

【优化服务】招标采购中评审专家出现错误该如何处理?

【优化服务】招标采购中评审专家出现错误该如何处理?

  在评标过程中,偶尔会遇到评标专家出现错误的情况,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处理方法。   根据发现错误的时间段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评审总结完成后、评审报告签署前,采购商、采购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咨询组和问询组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审查意见进行审查。审查的...

中国智谷马鞍山园区欢迎您

中国智谷马鞍山园区欢迎您

  中国智谷马鞍山园区位于新区主干道旅游大道与恒山路交汇处,处于秀山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中心首席、中央商务区核心(位置),项目涵盖墅式公馆、5A级高层写字楼(平层办公)、商业配套等物业类型。项目设施齐全,水、电、气到户,民用价格。独栋有叠落式庭院、超大私密空间,环境幽雅;高层南北通透360°无死角;沿街配套商业。   马鞍山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

含山数字产业园项目节前赶工忙

含山数字产业园项目节前赶工忙

  1月13日,在含山经济开发区数字产业园(科创园三期、四期)项目施工现场仍然有近200名工人在工地忙碌,有的在赶拆内架,有的在浇筑两栋单体的混凝土。虽然临近春节,但工地现场依然井然有序,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作为含山标志性工程,含山经济开发区数字产业园(科创园三期、四期)项目用地面积三万平方左右,总建筑面积六万多平方,共八个单体。总投资2亿...

园区介绍 马鞍山中欧国际智造产业园:城市产业园标杆!

园区介绍 马鞍山中欧国际智造产业园:城市产业园标杆!

  厂房分为单层标准厂房、多层厂房、三层双拼标准厂房,集生产、研发、产品展示于一体,视野开阔,景观绝佳,人车出入便捷,空间利用合理,市场稀缺独立产权厂房,企业增值优质资产。   产业园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内,交通便捷,距离宁芜高速马鞍山南出入口2公里。   马鞍山区位交通优势显著,民航方面马鞍山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铁...

园区介绍马鞍山中欧国际智造产业园:城市产业园标杆!

园区介绍马鞍山中欧国际智造产业园:城市产业园标杆!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园区介绍 马鞍山中欧国际智造产业园:城市产业园标杆!   厂房规格: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   厂房分为单层标准厂房、多层厂房、三层双拼标准厂房,集生产、研发、产品展示于一体,视野开阔,景观绝佳,人车出入便捷,空间利用合...

安徽3个城市厉害了将建成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可辐射周边省份

安徽3个城市厉害了将建成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可辐射周边省份

  安徽的中心城市体系能级还是比较明显的,核心的主要有2个层级:头部、一主一副。安徽的主中心当然是合肥,副中心城市别的省份大多是2个或者3个,不过安徽很早就明确了芜湖。   安徽是一个位于中国东部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为了加快安徽省内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安徽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三个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计划。这三个城市分别是合肥、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