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开发区展现新作为
2024年,安徽全省开发区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造改革的引领区。全面深化“标准地”改革,制定《安徽省开发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工作指引》,全年“标准地”供应占产业用地的99%。肥西经开区、南谯经开区“毕业机制”试点加快推进,铜陵狮子山高新区等5家“工业上楼”试点积极探索产业招引新模式,合肥高新区等6家国家级开发区、长丰(双凤)经开区等23家省级开发区获评“亩均效益领跑者”。
打造开放的先行区。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全部落地,六安市与上海市依托六松现代产业园探索建立跨省产业转移财税分享机制,筹建马鞍山江宁博望经济开发区、滁州顶山汊河经济开发区、滁州浦口南谯经济开发区。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获评国家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蚌埠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合肥瑶海区、庐江县和六安金安区联合申报全省首个跨市经济开发区。
打造创新的示范区。聚焦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采取“揭榜挂帅”方式,依托开发区批复组建11家省产业创新中心。一批科创飞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心城市落地,其中G60松江·中安科创园企业入驻率达到80%。全省开发区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574个,新备案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85家。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7万家。
打造发展的动力区。支持合肥新站高新区、合肥高新区等地大力建设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芜湖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制造、滁州智能测控装备制造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43%,“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启动实施,低空经济规模居全国前列。
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129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6.1万亿元、增长14.1%;税收收入2081.6亿元、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8392.1亿元、增长6.1%;进出口总额7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5%。(王刚)
2024年,安徽全省开发区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功能定位,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