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奋力在要素保障上实现突破
要素保障是制造业倍增的关键支撑。全市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暨“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动员大会为要素保障找准了五条突破路径,那就是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做到“地等项目”、畅通金融活水、破解能耗瓶颈和要激发人才活力。
“市财政局将紧紧围绕全市制造业三年倍增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政策集成,深入细致开展产业扶持政策修订工作,力求政策更加务实管用、精准有效。”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企业科)科长丁冬来表示,将通过提高政策奖补标准、制定专项政策扶持,进一步放大产业政策牵引效应,推动政策向亩均效益水平高、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倾斜。同时,借鉴沪苏浙等先发地区经验,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整合清理力度,让有限的资金更多投向优质企业和项目。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人、财、技”迫切需求,我市按照“全面整合、高度聚焦”要求,将市财政扶持产业发展各项政策资金和目标任务全面统筹整合,每年统筹安排不低于5亿元规模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此外,对奖补类型相同相近或存在重复的政策条款予以整合规范,对现行政策中项目小、资金少、“撒芝麻盐”类政策予以清理,对政策效益不足的政策条款予以取消,不断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作为土地要素保障的重要部门,我们将通过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全域治理’、‘标准地’改革2.0版扩面升级、土地供应审查蕞优速度的实际行动,加速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助推重点项目落地落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科科长李珊珊说。
2022年,我市将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及低效用地的清理处置工作,计划全年完成8000亩。“这些腾挪出来的空间,将蕞大限度地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的用地。”李珊珊表示,在盘存量的同时,对于新增的建设用地,我市将严格按照“标准地”改革2.0版的要求,在规划设计、土地出让、证照办理的环节,围绕着企业需求,定制式推进各环节运转,实现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的“三即”出让模式。
“《马鞍山市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4年)》提出,要‘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发改委能环办主任袁振表示,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已于去年底在全省率先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
新的一年,将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能耗指标单列,扎实推进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倒逼落后产能退出,腾出能耗指标保障优质项目建设。同时,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严格实施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切实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不断提升全市单位能耗产出效益水平,让绿色成为“马鞍山制造”的鲜明底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兴则经济兴,充分发挥金融的‘润滑剂’、‘催化剂’作用是实现制造业三年倍增计划的重要方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办公室主任兼金融监管科科长胡伟说。
胡伟表示,2022年是制造业三年倍增计划的开局之年,为确保目标实现,全市金融系统将以项目为抓手,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主线,实施企业上市“破零倍增”工程;强化科技赋能,深入挖掘中小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发挥基金“撬动”作用,着力构建体系完备的基金丛林。力争至2024年末,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5%,新增制造业上市企业7家,基本形成以政府引导基金为基础,各类基金为配套的超百亿基金丛林。
“人才是头部资源。多年来,我市已建立起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但实现制造业三年倍增,仍需进一步强化人才服务保障。”2月14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齐发力,以创业城市建设为抓手,引育更多产业发展亟需的人才,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