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马鞍山市雨山区:全力谱写新时代雨山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admin8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38

  2021年,是马鞍山市雨山区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迎来了中国成立100周年和省、市、区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和雨山区十四届人民政府圆满收官。

  一年来,雨山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和雨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锚定新发展定位,践行新发展理念,牢记嘱托、砥砺前行,高质量完成了雨山区十四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长江大保护持续用力。全面完成260个长江支流排口“查测溯”工作,不懈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积极拓展“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向山大会战全面发力。向山地区综合整治项目入选全国首批EOD试点,全面启动总投资101.2亿元的十大工程44个重点项目,着力构建“一屏、一带、一心、六廊”总体生态格局。环境大提升坚决有力。PM2.5、PM10平均浓度实现“双下降”,新增造林育林2730亩,采石河入选省级“示范河湖”,超额完成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任务。

  “双招双引”高效精准。2021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4个,总投资达218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形成了“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发展格局。项目建设蓄能增势。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31个项目开工建设,23个项目竣工投产,荣获安徽省重点项目考核县区第五名。该区参评工业企业平均亩均税收增长15.4%。一体发展纵深推进。33个重点合作事项与南京部分城区实现互联互通。61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地区“跨省通办”。深化改革蹄疾步稳。为企业减税降费8.85亿元、兑现政策资金4.2亿元、保障用工3200人,累计出让“标准地”256亩。

  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新兴主导产业,2021年总产值达175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总数达117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3家、市级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家。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预计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5%。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加快发展高品质商圈经济,安徽省首家法律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

  功能布局日臻完善。完成棚改征收1819户,改造提升老旧小区8个,新建续建安置房3440套;在该市率先完成205国道雨山段8.3公里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城市管理精益求精。高标准推进中心单元01街区改造,创新实施“物管城市”试点项目,坚持“红色物业”引领服务升级,引入南京好邻里集团成功打造该市首家“一站式、智慧型”生活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步伐坚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2021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占比达43%,村均收入突破40万元。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精准实施33项民生工程、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入开展“百件实事解民忧”活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广泛开展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系列文艺活动。风险防控坚定有为。从严从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尾矿库闭库销号、食品安全、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等工作成效显著。社会治理创新完善。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效化解积案实现“双零”目标。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依法行政促规范。全面启动“八五”普法,高质量办理人大议案建议44件、政协提案79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近2万条,群众关切得到及时有效回应。廉洁勤政提效能。深入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严控“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政府执行力进一步提升。

  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推进“五气共治”“五水共治”“五废共治”,纵深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深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坚决把向山地区综合整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号工程”,探索以“工业遗存+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全力打造全国EOD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巩固提升长江东岸整治成果,统筹推进滨江田园综合体、采石旅游码头、长江文化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现长江文化魅力。

  加快构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新兴主导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坚持钢城一体、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三年行动,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数字经济。提振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更多流量、更高层次的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养老、育幼、家政等新兴服务业,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增加值“双倍增计划”,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成立磁性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狠抓重大项目攻坚,完善项目全链条推进机制,强化亩均效益刚性约束,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全面落实“标准地”改革2.0版,持续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增强招商引资质效,紧盯上海、深圳、南京、合肥等地标产业以及大型央企、实力民企、知名外企,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招新引优。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动高质量一体化跨越式发展。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建立完善“一小时通勤圈”“一卡通服务体系”。创建高能级园区平台,谋划推动采石河以南片区“跨河发展”,力争在产业转移“园中园”“飞地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优化高水平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计划,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用工等帮扶力度。

  勾勒“多点支撑”城乡空间,持续优化居住、产业、文化和形象品质“四大空间”,坚持“留改拆”并举,在城市可持续更新中塑造城区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加强“智慧精致”城区管理,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用工匠精神、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接续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让“美丽乡村”拉动“美丽经济”。

  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探索建立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倾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区管校聘”改革,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和体育健身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力保障公共安全,大力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平安雨山。

  坚定政治站位,打造忠诚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坚守为民初心,打造服务政府。坚决从严治政,打造廉洁政府。

  回首五年,雨山区在抢抓机遇、爬坡过坎中顽强拼搏,在大战大考、攻坚克难中奋勇前行,谱写了雨山发展史上的一段精彩华章。

  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成功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雨山样板,跻身省级森林城市行列。较五年前,PM2.5平均浓度下降5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上升11.8%。城镇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7.3%。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受到的充分肯定,薛家洼旧貌换新颜,“三姑娘”创业故事家喻户晓,江豚嬉戏入画来。全面打响了新时代“向山大会战”,采石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这五年,从“保护好山好水”到“全面绿色转型”,绿水青山的雨山画卷愈加色彩斑斓。

  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超80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8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两大新兴主导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突破50%,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行列,连续三年获评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连续四年包揽该市年度经济工作考核所有奖项。这五年,从“工业立区”到“产业强区”,跨越赶超的雨山步伐愈加铿锵有力。

  累计实施“四合一”项目74个,改造老旧小区59个,完成棚改征收超1万户,拆除违法建设8.4万平方米,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实现全覆盖。马鞍山南高速出入口,以及205国道、南山大道、采石河路等道路沿线环境实现大提升。连续三届蝉联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成改水改厕6802户,建成农村公路131公里,2021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消除。这五年,从“点上开花”到“面上成景”,全域共美的雨山气质愈加独特鲜明。

  圆满完成该区政府机构、街道体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财税金融、医药卫生等改革蹄疾步稳,“放管服”、“一网一门一次”、亩均效益评价改革纵深推进,园区工业项目“标准地”实现全覆盖。五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1个,总投资639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9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来自长三角项目数占比突破70%。长三角一体化向山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三台产业集中区破旧立新,雨山经开区四大片区联动发展步伐加快。这五年,从“打好南京牌”到“共融长三角”,锐意进取的雨山精神愈加昂扬饱满。

  民生投入67亿元,滚动实施民生工程112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头部。社区卫生、文化、居家养老“三个中心”实现全覆盖。组建三大教育集团,新增和改扩建中小学9所、幼儿园10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防汛抗洪夺取全面胜利。十排新村“烂尾楼”、平山佳苑“难办证”等一批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相继破解。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丰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实现“双提升”。这五年,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物阜民丰的雨山图景愈加幸福美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两山”理念实践样板区。深化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大力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向山地区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发展取得标杆性进度、示范性成果,争创更多生态文明建设雨山样板。

  坚持智造强区战略不动摇,着力打造创新要素聚集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速融入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全省城区前列,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主导产业加速迭代升级,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5%,制造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

  加快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着力打造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化与南京毗邻地区跨界合作,拓展与长三角市辖区、发达园区战略合作,形成“一区四片多园”发展格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成果加速集成,创业城市建设成效明显,让雨山成为近悦远来、人才集聚的新高地。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打造长三角现代化中心城区,形成“中心引领、四大板块、多极支撑、产城融合”的城区发展新格局,一体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五年内,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0个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90%。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安徽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到2026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在全省领先。办实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313平米中式风格好不好?装修价格只花了120万!-中海城南官邸装修

313平米中式风格好不好?装修价格只花了120万!-中海城南官邸装修

  0$313平米中式风格好不好?装修价格只花了120万!-中海城南官邸装修-房天下$来自中海城南官邸小区的装修案例,房子面积是313平米,五居室。装修风格为中式风格,装修方式采用的方式,预算是120万!装修效果也是非常亮眼。zhishi/jiaju/qg_821313.html?from=ask$   313平米中式风格好不好?装修价格只花了120万!-中海城南官邸...

G60松江·安徽科创园开园打造两地产业要素资源对接整合枢纽

G60松江·安徽科创园开园打造两地产业要素资源对接整合枢纽

  12月28日,G60松江·安徽科创园开园集中签约暨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上海分中心揭牌。据悉,松江·安徽科创园地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核心——松江区洞泾镇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地铁12号线亩,包括中试厂房、研发、生活配套等多种形态共20万平方米,未来将打造成为长三角科创要素高度集聚和深度融合的创新综合体。   据了解,本次开园面积约7万平方米,共吸引西班牙达诺巴特集...

《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白皮书》首发

《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白皮书》首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白皮书》首发   南报网讯(记者 马金 余梦迪) 7月30日上午,2022年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专场交流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大会以“共话新经济 共画都市圈”为主题、“数字工业智造未来...

【科创园】地址电话路线地图

【科创园】地址电话路线地图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马鞍山市花山区花山经济开发区赤口路与陶甸路交汇处东南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马鞍山市花山区花山经济开发区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马...

【视频】现场直击!马鞍山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蕞新进展!

【视频】现场直击!马鞍山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蕞新进展!

  原标题:【视频】现场直击!马鞍山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蕞新进展!   在湖东南路与黄山路交叉口东北角的   马鞍山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园施工现场,   运输车辆通过冲洗区才能离开施工现场,   2月24日复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   预计3月15日将迎来大量施工人员进场。   以...

上海临港“848科创发展指数”全球首发擘画园区科创图景

上海临港“848科创发展指数”全球首发擘画园区科创图景

  正全力推动园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体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载体,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7月8日,在举办的“启航新征程、凝聚新力量、赋能新生态”劳动竞赛启动誓师大会暨“848科创发展指数”发布会上,“848科创发展指数”面向全球首次发布,“848科创发展指数联合研究中心”暨专家委员会同步成立。   “848科创发展...

东莞“松湖科创号”全新亮相松山湖多条公交线路将优化调整

东莞“松湖科创号”全新亮相松山湖多条公交线路将优化调整

  经常往返东莞市区和松山湖的上班族,对328路公交车应该不陌生。11月11日起,这条公交线路将以全新面貌上线,名字有了新变化、线路进行了调整、服务进行了升级,调整后的运力将增至42辆。此外,松山湖公交公司还将对328路沿线共线重复线路进行优化整合。   328路“变身”松湖科创号,鱼骨线路是连接东莞中心城区及松山湖的主要线分钟,日均客流量超过2000人次/日,是高输...

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技园及创新平台揭牌

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技园及创新平台揭牌

  原标题: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技园及创新平台揭牌   中安在线讯 据皖江在线日,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技园及创新平台揭牌仪式在慈湖高新区宁马科创园举行。这是我省与中科院院地合作重点项目之一,是高新区深度推进与大院大所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又一成果。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国家队”,是国家自主创新的主力军。由过程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