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滁州协同打造区域创新平台高校科研人员跨省创业“双城记”

admin8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37

  安徽滁州协同打造区域创新平台 高校科研人员跨省创业“双城记”

  南京工业大学80后教授崔朝亮当下的生活可以用“双城记”来形容——往往一天的上半场属于安徽滁州,下半场属于江苏南京。

  “上完课后,从学校开车过来,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基地,处理完事务,下午还能返回学校开会。”崔朝亮觉得,在滁州高教科创城(以下简称“科创城”),很多科研人员都适应了这种“跨省”的工作状态。

  现在,走在科创城园区里,随处可见“南工路”“浦园路”等带有南京印记的路牌,以及企业往返南京、滁州两地的班车,“同城化”氛围扑面而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安徽东向发展“东大门”,滁州市加快建设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在项目招引上,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宁滁两地共同招引,相互推进产业链协同配套。

  科创城位于滁州市南谯区,东距南京江北新区18公里,连接南京、合肥两大科教城。近年来引入安徽科技学院滁州校区、南京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中科院长光高端装备研究院等高教资源,定位“高教+科创+产业”的模式,协同打造区域创新平台,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创新创业载体达200万平方米。

  崔朝亮的研究方向是水处理超滤膜。他记得读研究生时,为了进口水处理用的膜组件,往往需要提前一年多向国外企业预付全额定金,那种“受制于人”的感觉让他立志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他所在的团队开发出高抗污染PVDF超滤膜,攻克世界性难题,实现了制浆造纸废水的零排放,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石化、钢铁、冶金等行业废水处理领域,团队也实现了关键膜材料的国产化替代,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崔朝亮认为,对一个从事水处理膜研究的学者来说,必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环节,用技术去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2020年,崔朝亮的团队和科创城实现了“双向奔赴”,他有了另一个身份——滁州久盈膜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这是一家从事超滤膜研发、设计、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其生产的久盈膜打破了进口超滤膜在我国高端市场的垄断。

  “这里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刚落户时,一位管理人员刚吊完水,就带着我去办理环评手续。我们需要扩产但场地局促时,他们积极帮着协调新的场地。”崔朝亮说,这些无微不至的服务让科研人员可以沉下心来搞创新。

  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学术支持,加上滁州当地提供的硬件支持和优惠政策,久盈膜项目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孵化,再到量产的链条,也因此在滁州当地形成了一条日趋完善的“人才链”。

  目前滁州久盈膜项目研发团队共有21人,其中包括12名博士,含外籍专家两名、海外归国人员6名。团队中不少硕士就是崔朝亮的学生,他们毕业后直接留在了滁州的基地。

  据了解,近年来,科创城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14个,各领域高层次人才137名、行业急需紧缺人才30余名,落户并孵化科技企业300多家;逐步建成集科技研发、战新产业、高教研学、城市服务等于一体的四大功能板块。

  引入龙头“链长” 实现全产业链“起飞”

  招启军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也是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去年年底,他领衔的南航先进直升机研发制造项目落户科创城。

  这些天来,蕞让他感到振奋的是,新一代旋翼飞行器即将在滁州实现首次试飞。团队着力研发的倾转旋翼机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的新概念旋翼飞行器,具备垂直起降、高速巡航、大载重、远航程的能力,适应于巡检和救援。

  这支由国家级领军人才领衔,院士、总师顾问参与的顶尖产学研队伍,为何会选择在滁州设立基地?招启军说,从客观条件看,相比长三角其他城市,滁州有着良好的空域条件。

  “我们的飞行器零部件需要有厂房进行总装,之后需要试验,试飞还需要跑道……”招启军说,滁州市提供了充裕的场地硬件和优惠的政策支持,满足项目落地的现实要求,“让人感动的是,这里没有立马提出税收的要求,而是给予宽裕的孵化期”。

  在他看来,地方政府显然有着“长远的目光”,现在各地都在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南航先进直升机项目的落户如同引进了一个“链长”,可以吸引和孵化一批航空领域企业,逐步建设一个直升机产业生态基地,带动周边产业形成一个航空的全产业链。

  目前科创城内已布局无人机产业园,同时还建有以航空服务、民航运输为特色专业的中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些都将成为航空全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

  在安徽恒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8台用于建筑领域的工程机器人“整装待发”,它们即将通过青岛港发往俄罗斯。

  “机器人能否代替人类完成高危环境作业?”这是该公司创始人徐必勇一直苦苦求索的问题,为此他辗转于马鞍山、南京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拿到了博士学位,也研发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工程机器人产品。

  不过真正要实现量产,就必须具备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为此,他在2018年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滁州创业,科创城提供了5000平方米的车间以及各项配套政策。

  这家公司围绕高温、高粉尘、高辐射、有毒、有害等高危环境及特殊工况下施工作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研发特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装备,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徐必勇现在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员,他不仅将多年积累的技术资源引入科创城,也将当年创业的小伙伴召唤回来。90后王维东正是其中一员,同样也是滁州籍。作为公司的高管,他在从事招聘工作时发现,人才“回流”已成普遍现象,很多滁州籍的管理、技术人员从长三角其他城市回来了。

  “园区的大型企业越来越多,业态越来越丰富,形成了‘人才池’,年轻人回来之后大有可为,人才流动也有空间。”王维东说,科创城提供了人才公寓和购房补贴,为年轻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据了解,近期,滁州市南谯区正在实施“青年人才兴谯”计划,摸排梳理南谯籍优秀在校大学生情况,主动加强对接联系;并向全区约2500名高中毕业生发出“逐梦滁州 菁英学子”一封信,宣传推介人才政策,诚邀他们毕业后返乡就业创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10月下旬在科创园区九洲大道选房拒一望到底多个房间、多些神秘

2022年10月下旬在科创园区九洲大道选房拒一望到底多个房间、多些神秘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住够了开放式的一居室,想要更多的空间来独处、探索自己的内心需求;想要更明确的功能区分、将睡觉与娱乐相隔;想要更个性的家装选择、走进不同的房间迎接自己的就是另一种心情……何不买个二居室呢?本期推荐科创园区九洲大道优质二居,让你的生活更有滋有味。...

“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一期开工

“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一期开工

  本报讯(记者 李成东)昨天,“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一期开工暨松江新城重大项目投资启动仪式在松江区新桥镇举行。   活动是“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分享季松江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一揽子项目投资以产城融合项目“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为核心引领,包括6个松江新城重大项目,51个产业项目和10个跨区域协同创新项目,产业项目总投资超336.5亿元。   据悉...

【聚焦】全省十强!马鞍山头部!这个园区强在哪里?

【聚焦】全省十强!马鞍山头部!这个园区强在哪里?

  今年3月,安徽省政府发布2017年度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表彰名单,慈湖高新区排名第8位,位居全市第1,首次跻身全省“十强”阵营。   3月18日,慈湖高新区驻南京经贸技术联络处揭牌成立,这是高新区用心打好“南京牌”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开放发展、加强对外合作的重要成果。   慈湖高新区北起苏皖省界,和南京无缝对接,是八百里皖江的蕞前沿,也...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河套”连深港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河套”连深港加速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里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奏响活力绽放的序曲。2月22日,“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感受深港协同发展。   图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科创园区。(张荣耀 摄)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

上海人大

上海人大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指向的是“从0到10”创新全过程的爬坡过坎。如果说,基础研究完成的是“从0到1”的源头突破,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就要完成“从1到10”的创新驱动。这个过程,涉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协同创新等各个关键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中国十七冶:超危大智能监测技术助力泾河新城智谷科创园(二期)工程项目建设

中国十七冶:超危大智能监测技术助力泾河新城智谷科创园(二期)工程项目建设

  近日,十七冶建安分公司工程测量研究所前往泾河新城智谷科创园(二期)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历时6天完成该项目T5办公塔楼及周边裙房所对应部分深基坑超危大智能监测仪器安装、调试及运行。   该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智苑四街以南,泾晨路以东,智苑一街以北,泾河四路以西);建筑面积约74.4万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47.9万平方米;用地面积10.27万平方米...

余杭区举办“科技梦‧未来梦”科普赋能活动暨鸿雁园区开园仪式

余杭区举办“科技梦‧未来梦”科普赋能活动暨鸿雁园区开园仪式

  科技创造未来。5月26日下午,在530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余杭区科协、未来科技城人才和金融服务中心、五常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科技梦‧未来梦”科普赋能活动暨鸿雁园区开园仪式。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国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洪相,区政协副主席黄德伟,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力军,杭州市科协二级巡视员鲁玉安出席活动,市科协、杭州师范大学、余杭区有关部门、五常街道等负责...

党建引领助力科技创新

党建引领助力科技创新

  6月30日,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泰尔重工党员职工在数字化车间调试智能立式线材打包机。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探索“党建+科技创新”新模式,推动党建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组建以党员为主力的创新团队,吸收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等,参与承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取得积极成效。其自主研发的“立式打捆及精整系统”获评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除销往国内市场外,还畅销美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