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以梅为媒引进梅见青梅酒三产融合30万农民共绘普宁青梅新意象

admin7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72

  在中国,与青梅有关的意像总是带着水墨色的浪漫。三国时期有青梅煮酒英雄相惜的豪迈气魄,唐代有诗仙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温馨长情。一颗梅子,从古时走到当代,呈现出悠远的文化内涵。

  广东普宁被誉为“中国青梅之乡”,是全国蕞大的青梅集散地,也是青梅的原产地,栽培历史迄今已有700多年。

  普宁青梅种植面积有16.6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主要品种为青竹梅、软枝大粒梅、白粉梅等,具有皮薄、肉厚、核小、酸度足的特点。产区连片,产业成熟,目前有较大型的青梅加工企业93家,年总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全国大部分的青梅都在此进行加工销售,国外商客收购青梅也大多至此。2018年,普宁青梅总产值约为15亿元,品牌价值达17.5亿元。同年,普宁市青梅产业园入选广东省第二批25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一心”,“一廊”,“一园”特色鲜明的规划,普宁青梅又讲出了新的故事,织就了新的想象。

  据揭阳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喜文介绍,整个普宁青梅产业园创建范围包括高埔镇、大坪镇、后溪乡、马鞍山农场四个乡镇场,总规划面积26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功能区规划面积500亩,首期建设面积200亩,规划建设有青梅加工厂、检测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污水处理中心、青梅观光工厂、青梅产品交易中心、青梅公园等。建设完成后将有效促进当地青梅三产融合发展,加大产业间凝聚度,提高产业效益。

  40家企业形成合力,联农带农共建设

  在日本,有着青梅酿酒,青梅入食的传统,消费市场成熟,因此普宁青梅比起在国内销售,更多的是出口到日本。

  但由于以往普宁当地青梅产业采取粗放型的原始产业模式,经采摘、腌制,制成半成品后就直接出口,且行业内部组织力度不强,使得青梅鲜果收购定价长期处在被动地位。“蕞初出口青梅蕞高可以卖到26-27元/公斤,后来由于80-90%依赖出口,收购方垄断了收购价格体系,蕞便宜时仅卖1.25元/公斤。”普宁青梅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张益强介绍如此介绍。

  而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引导下,青梅第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可以粗加工,还涌现了一批成品加工的企业。品牌创效成效显著,打造了小梅屋、线个著名商标。“现在青梅鲜果收购价格基本可以稳定在3元/公斤。”张益强说。

  普宁当地有青梅企业68家,1000亩以上生产基地28个,省级龙头企业2家,梅农10万余人,青梅产业直接带动就业30万人,人均收入约为1.6万元,是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为青梅产业发展带来春风,普宁也探索的新合作形式,也使产业园的建设惠及到当地更广的产业人群。据普宁市水果蔬菜局局长陈洪民介绍,普宁青梅产业园创新性地采取了40家企业抱团入股的形式,组建全新的牵头实施主体中元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到产业园的建设中。40家企业每家合股,首期共同投资5000万元。“抱团发展形成合力,统一制定质量标准,统一销售,将有力地占据收购定价话语权。”陈洪民说。

  对当地梅农而言,牵头企业与农民签订购销保护价协议,指导农民标准化种植,实实在在发挥产业园的作用,保证农民青梅种植不会滞销,免于亏损。同时普宁市农业农村局和果蔬部门还定期组织产业园培训工作,对农民加强技术指导,在每个乡镇举行一次100人以上创业创新培训班,邀请大、专院校专家进行授课,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技能和种植价值。

  攻坚产业链延伸与品牌打造,让梅子“代代相传”

  中元股份投资股东之一,创建了“小梅屋”品牌的普宁市东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彬是一位根植在青梅产业20余年的“梅痴”。上世纪90年代,他应乡老梅农的愿望,辞去了教师职位,开始创办围绕青梅的加工企业。他谈起梅子,既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可惜,又有“一朝花开动京城”的期待。如今的普宁青梅虽有了初级产品的名气,但还远远不够,农产品要提升价值走向更多的消费者,必须要形成更有力的终端成品。这就离不开产业链的延伸和品牌甚至文化的打造。“梅子酿好酒可健身体,梅子酱可入食,做梅子要融入一种匠心和情怀,其实就像茅台酒一样,梅子也可以做成像茅台酒一样的产品。”他说,“普宁的青梅要被国内消费者熟知,打开国内市场。梅子这个产业,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2020年,重庆江记酒庄在广东省普宁市建立了青梅种植基地。普宁种植基地的青梅将直供江记酒庄,为青梅酒头部品牌“梅见”系列产品提供保质保量的酿制原料。9月24 日,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普宁市小梅屋食品有限公司、普宁市圆盛春青梅专业合作社三方合作签约仪式暨揭牌仪式在普宁青梅交易中心举行,普宁市水果蔬菜局局长陈洪民、普宁市青梅协会代表与相关企业代表出席活动,标志着普宁市江记酒庄青梅种植基地项目成功落地。

  普宁市副市长陈卫华在仪式上讲话,他说,普宁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创建省级和青梅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青梅产业园被正式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今年3月通过国家的绩效中期评估,普宁青梅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副市长陈卫华谈到,望三方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研究探索青梅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努力开发更多高端青梅加工产品,实现青梅科技创新,产业提质提效,为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奔康,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今普宁青梅在成品研发、精深加工、自主品牌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陈宏涛认为青梅产业还需要探索更具想象力的外延,“比较遗憾的是当前梅子产品过度零食化,实际上青梅是具有保健效用的,希望能往保健品方向尝试。未来青梅产业还可以探索鲜梅水果销售,或者存放得更久,比如像酒一样沉淀价值感。”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说的是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说的也是梅花;“萧条今尚有谁来,老尽荒庭一树梅。”说的还是梅花。梅子之味有酸甜,梅花的意像更丰富,它是不折风骨,是气质高洁,也是沧桑浮沉,饱含人生无尽的思考。中国人蕞爱梅花,说它“独先天下而春,故首及之。”梅花是精神之花。

  围绕梅花的特性,普宁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普宁市德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于2015年打造了绵延一千余亩,遍植梅树的的善德梅海。每年冬季,梅花开满山间,清香幽幽,溪流潺潺,美不胜收。“以梅为媒”,善德梅海于2016年、2018年成功举办了两届大型旅游文化节,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根据手机运营商提供的手机信号统计数据,文化节期间当地客流增量达到200万人次。

  普宁以青梅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已经拥有良好的基础,较好地实现了青梅产业三产融合互动,相互促进。据介绍普宁市政府每年会投入500万元用于促进青梅第三产业发展,在产业园的规划下,梅花文化旅游内容可以更丰富。

  “善德梅海所在的善德村是一座传统客家文化村庄,之前村民已不再居住于此,开发成旅游景点之后,村民又可以回来提供旅游服务,获得额外收入。目前景点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善,下一步计划翻新这里具有客家特色老房子,打造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农家乐和民宿。”善德梅海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除了梅海赏花,实际上在产业园核心区还建设有青梅观光工厂,同时也是青梅交易与展示中心。观光工厂将把青梅的现代生产与传统文、休闲观光、体验式消费等结合为一体,向消费者展示全新的生产与生活场景,让人们从参观过过渡到参与,透彻地理解青梅产品的独特内涵。观光工厂是把生产与文化相结合的全新尝试,已经于2019年9月基本建设完成。

  以梅为媒,张益强描绘了普宁青梅产业园建设愿景,“辐射各个产业,促进30万梅农增收创收,形成1个文化品牌,创造1家上市公司,打造一张城市名片。”

  失业期间打零工 影响领取失业金吗?

  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捷报频传

  这个地铁上盖的文化广场正式开放了!

  天津这个闲置厂房,变身体育公园!

  天津港新航线开通!这些好吃的又要来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安徽:发力“双招双引”打造投资“优选地”

【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安徽:发力“双招双引”打造投资“优选地”

  安徽持续构建省市县三级贯通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招引渠道更畅通、项目协调更高效,一季度利用省外资金持续增长——   利用省外资金情况,反映一地招引外地项目与资金的成果。如今,我省这项数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表明安徽对外地企业投资吸引力不断提升。记者4月27日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一季度,我省“双招双引”加速发力,利用省外资金持续增长,全省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3470...

一年了马鞍山经开区“产业强”赋能发展“加速跑”

一年了马鞍山经开区“产业强”赋能发展“加速跑”

  一大批知名企业抢滩落户,一处处重点项目工地热火朝天……聚焦“项目攻坚”,突出“双招双引”,让这片发展热土“热点”不断,“热力”升腾;一个个企业加“数”转型,一个个产业集群快速壮大……竖起“亩均标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这方经济高地加速蝶变跃升,奋力转出发展新天地。打造长三角“白菜心”,“产业强”是硬支撑。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一年来,马鞍山经开区牢...

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得好,乡村经济就会得到有效的带动,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取景地也成了游客打卡的好去处,这无疑就带动了长春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的乡村旅游项目,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   近年来,马鞍山村引进资源开发建设马鞍山田园综合体项目、引进旅游企业打造如美乡村特色民宿项目,40集电视连续剧《鲜花盛开的山村》在此拍摄,是省内著名的影视网红打卡地。马鞍山村以田...

以产业合作园区助推马鞍山奋力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以产业合作园区助推马鞍山奋力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作为安徽融入沪苏浙的“东大门”“桥头堡”,马鞍山牢记殷殷嘱托,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   在安徽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前两月马鞍山市战新产业产值增幅全省头部

前两月马鞍山市战新产业产值增幅全省头部

  装配动力电池、加装高压线束、调试车辆……走进汉马科技集团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重卡装配车间,一条长220米、宽30米的装配线整洁明亮。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工人们正奋战在各自岗位上,抓紧生产赶订单。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新能源重卡领域的企业之一,近年来,汉马科技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加大新能源产品研发力度。今年2月份,汉马新能源重卡销量达21...

前五月马鞍山市战新产业产值增幅全省头部

前五月马鞍山市战新产业产值增幅全省头部

  图为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生产线上,机械手来回摆动,轻轻松松抓起一个个车轮,送进蓝白相间的数控机床,加工后的成品再通过传送带送往下一道工序;成品库内,一件件铮亮的车轮整齐码放,行车开来,吊起两垛,小心翼翼地放到货车上,准备发货……   走进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钢交材”),生产、发货两头忙。“发往美...

加“宿”崛起一“马”当先

加“宿”崛起一“马”当先

  攻招大引强之坚,攻项目投资之坚,攻企业培育之坚,攻园区升级之坚……   3月初,走进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奋力拼经济”的强劲气势扑面而来,“勇夺开门红”的亮眼数据令人振奋。   1-2月份,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2.3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91%,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0%。实现利用省外资金直接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

坚持共建共享迈向共同富裕

坚持共建共享迈向共同富裕

  今年以来,花山区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扎实推进绿色转型引领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文明宜居幸福城现代化“三区一城”建设,勇毅前行、奋发有为,争当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为马鞍山全力争做“三高地、两先锋”,扛起花山责任、彰显花山特色。   2022年,花山区启动制造业、数字经济、商贸服务业三大倍增行动,实施产业发展提速“一号工程”,坚持精益求精,全力推进经济倍...